中新網(wǎng)5月29日電 “今年1-4月,中歐貿易額達2200億美元,增長了5.9%。這其中,中國與中東歐17國貿易額為285.5億美元,同比增長7.9%,可以說增速還是比較高的”。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29日作出如是表述。
29日,國新辦就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及首屆中國—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有關情況舉行發(fā)布會。
對于“下一步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將在貿易領域開展哪些重點合作”話題,李成鋼表示,當前,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蓬勃發(fā)展,今年1-4月,中歐貿易額達2200億美元,增長了5.9%。這其中,中國與中東歐17國貿易額為285.5億美元,同比增長7.9%,“可以說增速還是比較高的”。
李成鋼指出,從另外一個角度看,中國與中東歐國家貿易額又只相當于中國與歐盟國家貿易額的13%左右,這也說明未來雙方在貿易合作方面應該有很大的發(fā)展?jié)摿?。為此,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關注:
一是產能合作前景看好。中東歐地區(qū)國家有裝備制造業(yè)升級的需求,中國的裝備制造水平處于全球產業(yè)鏈終端,性價比高,雙方合作互補性很強。近年來,河北鋼鐵集團、紫金礦業(yè)集團分別收購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和博爾銅礦,中國火車機車動車組出口馬其頓、塞爾維亞,中國港機設備裝備克羅地亞普洛切港,相信中國與中東歐產能合作,將會成為擴大雙邊合作的新動力。
二是農業(yè)領域合作空間廣闊。中東歐國家的玫瑰油、琥珀、水晶、啤酒等產品已經進入中國市場,近年來,中東歐國家在對華農副產品出口方面開始發(fā)力,這些國家的農副產品綠色環(huán)保,品質較高,在中國進口的同類產品中有價值優(yōu)勢,已得到中國消費者的認可,所以商務部也將繼續(xù)推動中東歐國家與中國質檢部門加強合作,協(xié)助中東歐國家將其具有競爭力的農副產品推介到中國市場,擴大中東歐地區(qū)農副產品對華出口,進一步擴大雙邊貿易規(guī)模。
三是冬季運動、服務貿易等領域合作潛力巨大。斯洛文尼亞、捷克、斯洛伐克、波黑等中東歐國家有著深厚的冰雪運動傳統(tǒng),目前中國已經與部分中東歐國家在冬季體育項目訓練、設備設施生產以及運動裝備貿易等領域開展了合作,希望以北京2022年冬奧會為契機,以冰雪產業(yè)為新的增長點,進一步拓展雙方貿易品類,為雙方企業(yè)創(chuàng)造更多的合作機會。
此外,李成鋼還提到,中方愿意與中東歐國家進一步拓展在旅游、教育、服務外包等領域的合作,擴大服務貿易規(guī)模,實現(xiàn)互利共贏。
(來源:中國新聞網(wǎng))